以下是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蘇錦樑今日(三月十九日)在立法會會議上就「制定長遠及全面的產業政策」動議辯論的開場發言:
主席:
產業的發展一直是香港經濟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遠至上世紀以生產低成本、高質量製品而中外馳名、蓬勃的製造業,到現時二十一世紀趨向知識型、高增值的多元化產業,香港的傳統產業及新興產業都為香港經濟注入源源不絕的動力,推動發展,帶動創新,提升香港整體競爭力的同時,亦為香港帶來不同的機遇。
政府致力推動的,是多元化能促進香港長遠持續發展的產業政策。香港的貨物和資金自由流通,擁有一等一的基礎設施、穩健的金融規管架構,以及簡單的稅制,國際的聲譽。藉此優越的營商大環境,香港的四大支柱產業(即貿易及物流業、旅遊業、金融業和工商專業服務)多年來善用地方優勢,不斷增長,亦帶動香港經濟的轉型,豐厚香港的競爭優勢。
四大支柱產業有很大的槓桿效益,能夠帶動相關行業的發展及製造就業機會,亦同時受惠於國家經濟的高速發展而做多做闊,政府因此積極把握現有的機遇,推行合適的利便政策和措施以促進支柱產業邁向更進一步的發展。例如:政府一直致力透過《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即CEPA)下的各項優惠政策,協助香港企業開拓內地市場;與東南亞國家聯盟(東盟)談判自由貿易協定,讓香港的業務能打入東盟市場;於去年推行「滬港通」,促進內地與國際股票市場接軌;及至近期國家提出建設「新絲綢之路經濟帶」和「二十一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簡稱「一帶一路」),政府亦會積極訂定相應的計劃,以期為香港工商界拓展商機,從而推動香港經濟的長遠多元增長。
政府深明支柱產業亦需要因應多變的環球經濟趨勢而與時並進,迎接挑戰。因此,政府近年研究和落實多個項目,提升香港的硬件和配套設施,包括推動交通基礎建設、與迪士尼公司商討樂園擴建計劃,以及探討發展物流用地等,務求鞏固和強化主要產業的發展。 除了支援支柱產業,政府亦十分重視探悉有潛質的新興行業和市場,發掘新的發展機遇,以擴大香港的經濟基礎,為新一代開拓更多發展空間。就此,不少人士都認為香港的土地資源有限,並認同發展高增值、高科技並能製造優質創業就業機會的產業是正確的方向。因此,推動創新科技、創意產業等的發展,是政府促進產業門類更豐富和更多元化的其中一個重點。事實上,政府的支援措施覑實不少,例如:建議注資「創新及科技基金」,鼓勵投資研發,促進產業提升科技水平以及競爭力,在增值鏈向上邁進;亦建議為時裝業、電影業和文化藝術界提供資助,營造有利創意的社會環境和氛圍,擴大本地和開拓外地市場。政府更沒有忽略初創企業和社會企業的冒起和潛力,因而從多方面(包括在融資上或業務發展上)提供支援,以期促進產業平台更趨多元廣闊,增加機遇。
政府對產業和經濟發展的重視,有目共睹。正如我剛才在梁君彥議員提出的動議辯論中作出相當篇幅的回應,政府一直適度有為地推行多項維持有利營商環境和扶助產業發展的政策和措施,以鞏固和強化現有的產業和經濟基礎並推動長遠全面的發展。只要香港繼續善用優勢、抓緊機遇,一如行政長官在《施政報告》中所述,香港可以做到百業興旺,讓青年人學以致用,讓所有人各展所長,從而向上流動,改善生活。
主席,我希望繼續聆聽各位議員對動議的意見,稍後再作詳細的回應。 多謝主席。
完
2015年3月19日(星期四)
香港時間18時3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