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蘇錦樑今日(十一月二十六日)在立法會會議上就「發展經濟,改善民生」動議辯論的總結發言︰
主席:
我很感謝陳克勤議員今天提出的動議以及其他三十一位議員的發言。我會就議員在辯論期間和各修正案提到的主要範疇作出回應。
政改之後,行政長官重申,政府會在本屆餘下任期內專注發展經濟,改善民生。政府要做好民生工作,先決條件是持續發展多元經濟、同時創造更多優質和基層的創業就業機會,透過鼓勵就業紓緩勞動力不足的問題,讓社會各階層共享社會和經濟發展成果。
香港有足夠實力發展多元化和高增值的產業,推動持續而長遠的經濟增長。
談到支柱產業,貿易及物流業佔本地生產總值約四分一。配合「一帶一路」的發展,政府將會增強與主要貿易夥伴的關係,積極探索和開拓沿線國家的新市場,並將積極尋求締結自貿協議等,為香港的貨物和投資進入有關市場創造更有利的條件。我們亦會與香港貿易發展局合作發布「一帶一路」策略及有關的資料供業界參考,亦會支持港商參與相關貿易研討會議。
另外,為鞏固香港的物流樞紐地位,政府將進一步善用葵青貨櫃碼頭的後勤用地和提升碼頭的貨櫃處理能力,以吸引船公司開闢更多航線,利用香港作為區內的轉運中心,從而增強香港對沿線國家的輻射能力,便利貿易和提供相關海事服務。政府亦會把握「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對航運及相關服務增加需求的機遇,充分利用香港的優勢,扮演內地航運業「走出去」的平台,並為海外企業進入內地市場提供專業服務。
金融業方面,「一帶一路」會令人民幣進一步得到國際市場的廣泛認可。政府會按現有基礎進一步發揮和提升香港作為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的功能和服務,包括優化市場基建和鞏固金融平台、加強與海外市場的人民幣業務聯繫等,以推動香港離岸人民幣業務的發展。當「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經濟逐步發展,香港亦可成為「一帶一路」的主要資產管理樞紐。過去一年,「滬港通」以及內地與香港基金互認安排相繼啟動,進一步推動了內地和香港資本市場互聯互通,令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發揮更重要的連繫作用。
香港在多個專業服務領域,包括會計、法律和解決爭議、工程項目管理等,均擁有優秀的人才和豐富的國際經驗。多年來,內地通過CEPA(《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對香港逐步開放市場,為香港工商專業界帶來更多商機。「一帶一路」亦將帶動內地以及沿線地區對高端專業服務的需求。政府將會繼續推動相關業界積極利用其經驗、知識以及熟悉國際標準和法規體制等優勢,令香港成為「一帶一路」的高端專業服務平台。
旅遊業亦是香港的支柱產業。最近,政府額外撥款一千萬元,設立一次性的配對基金,協助香港旅遊景點加強他們的海外推廣工作,進一步突顯香港豐富的旅遊吸引力。政府亦善用短期空置的市區土地,例如中環新海濱,舉辦各類活動,讓市民和旅客享用海濱新設施之餘,亦不斷有新體驗。政府亦會投放資源發展旅遊硬件,例如協助海洋公園發展水上樂園、迪士尼樂園擴建新園區,以及研究提升大嶼山的整體旅遊吸引力。我們亦會繼續致力發展香港的郵輪旅遊業,鞏固香港作為亞洲區內郵輪樞紐的地位,並與鄰近港口合作,鼓勵國際郵輪公司開發更多包括區內港口的航線,吸引更多郵輪旅客訪港。
除了傳統支柱產業,政府亦積極扶植有潛質的新興產業。香港完備的資訊及通訊科技基礎建設有利推動產業向高增值方向發展。政府在去年年底完成創新及科技基金的全面檢討,並已再注資五十億元,為創新及科技發展提供長遠及全面的支援。新成立的創新及科技局(創科局),負責制定全面的創新及科技政策,藉着「官產學研」的合作,促進香港的創新、科技及相關產業的發展,令香港經濟發展更多元化。
香港人有突破傳統的思維和靈活多變的生意頭腦,因此創意產業亦是很有潛力的新興產業。政府已完成檢討「創意智優計劃」,將會尋求財務委員會批准向該計劃額外注資四億元,以繼續支持電影以外創意產業的發展。在未來幾年,該計劃會按情況優先支援專注於培育人才、培育新成立企業、推廣香港設計師及品牌等方面的項目。而獲注資後,該計劃將會支持「設計創業培育計劃」擴大規模,在未來三年內取錄九十家新成立的設計公司,比現時的規模擴大百分之五十。
電影方面,我們已經在今年五月向「電影發展基金」額外注資二億元。政府最近公布了該基金轄下「電影製作資助計劃」的細節,在未來兩年向最多二十四部電影提供現金津貼,以鼓勵香港更多小型電影製作,為有志於投身電影業的年青人提供更多演出和參與電影製作的機會。
政府亦將推出為期三年的先導措施,以加強推廣本地時裝設計師和品牌,為業界提供技術培訓及支援,並為時裝設計師設立創業培育計劃,以推動時裝業朝高增值方向發展。政府已成立主要由業界人士組成的諮詢小組,就落實各項措施提供意見,並促進政府與業界的協作。
為更全面更深入地研究如何發揮香港的競爭優勢和用好國家給香港的機遇,行政長官親自領導經濟發展委員會(經委會),自二○一三年起一直高層次、跨部門、跨界別地進行討論。經委會轄下的四個工作小組亦已在過去兩年就有關產業所需的政府扶助措施或政策提交具體建議。
以「製造、高新科技及文化創意產業工作小組」為例,提交的建議包括:鼓勵企業聘用研發人才、加強對電影業後期製作的支援,以及剛才提到促進時裝業發展的支援措施。我們期待經委會向政府提交更多具體建議。
政府在推動經濟發展的同時,亦投放不少資源在改善民生的工作上,其中一個重大的民生議題就是扶貧助弱。
為持續並有效地推行扶貧工作,扶貧委員會於二○一三年九月公布首條以「相對貧窮」概念為基礎的官方貧窮線,以協助政府識別有需要援助的組群,從而制訂出具針對性和成效的措施。最新二○一四年的數據顯示,本港的貧窮情況在政策介入後持續改善,二○一四年的貧窮人口及貧窮率分別為九十六萬和百分之十四點三,是過去六年有紀錄以來的低位,而貧窮人口更是連續第二年跌破一百萬,印證政府鼓勵就業的扶貧策略正確。
就鄧家彪議員提到要保障市民退休生活,事實上,退休保障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社會議題。扶貧委員會將於今年十二月啓動為期六個月的公眾諮詢。政府期待社會作理性和務實的討論,從長計議,凝聚共識。
公營醫療服務方面,除了在我的開場發言提及的財政承擔及醫院工程外,政府亦有全面的計劃改善公營醫療服務。政府成立了醫院管理局(醫管局)檢討督導委員會,全面檢討醫管局的運作,以長遠改善公營醫療服務。督導委員會今年七月發表了報告,提出十項建議,當中包括縮短輪候時間及採用優化的以人口為基礎的資源分配模式等措施,使醫管局能有效應對因人口老化、慢性病患增多,以及隨着醫療科技發展而令醫療成本增加所帶來的挑戰。
為了推行各項建議,政府在二○一五/一六年度至二○一七/一八年度已預留超過十一億元的一次性額外撥款,協助醫管局推行有關建議。而醫管局亦於今年十月發表了行動計劃,並會定期向政府提交落實行動計劃的進度報告。政府會繼續密切監察醫管局的工作。
人力是香港最寶貴的資源。推動本地工人就業和保障工人權益及福利亦一直是政府的工作重點。目前香港的勞工市場大致保持穩定,失業率處於偏低水平。政府會繼續積極推行各項就業服務及計劃,照顧不同求職人士的需要。政府亦會密切留意就業市場的動向,以提升對求職人士的就業支援。
李卓人議員修正案中所關心的房屋問題,政府正按《長遠房屋策略》訂立的框架落實各項政策和措施,致力增建公屋和資助出售單位,並維持私人市場穩健發展。政府希望藉着這些計劃能夠重建房屋階梯,積極回應不同市民的住屋需要。
在公屋供應方面,香港房屋委員會(房委會)計劃在五年內合共興建七萬五千六百個新公屋單位。在資助出售單位方面,房委會和香港房屋協會將會在二○一六年首季推出合共約三千七百個資助出售單位。私人住宅市場方面,截至二○一五年九月底,未來三至四年的一手私人住宅供應量預計為八萬六千個單位,是自二○○四年九月起公布「私人住宅一手市場供應統計數字」以來的新高,反映了本屆政府上任以來致力增加土地供應建屋的做法漸見成效。
單仲偕議員和李卓人議員的修訂中提到有關民主發展和普選。事實上,政府在經過兩輪廣泛、有序的公眾諮詢後,在今年六月向立法會提出合憲、合法、合情、合理的行政長官普選方案,惟方案最終被否決。政府對二十八名議員投下反對票令政改方案遭否決,未能如期於二○一七年落實普選行政長官,感到非常遺憾和失望。
雖然政制發展因此原地踏步,但政府明白「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的工作不能亦不應因此而停下來。因此,在政改方案被否決後,政府已表明會在餘下任期聚焦經濟民生政策,讓社會可以喘息、減少爭拗、重新出發。
政府會繼續就着政策的制定虛心聆聽市民和各位立法會議員的意見,以香港整體利益和長遠發展為依歸。我們亦呼籲各議員回應市民的期盼,求同存異,透過理性辯論表達立場,共同應對當前的經濟、民生等問題。
主席,我謹此陳辭。
完
2015年11月26日(星期四)